去非洲做并购 之一
2017-01-13 1210次浏览 分享到:


我,西伯利亚放过马,非洲丛林砍过柴。其实,只要客户委托,肯帮我买好船票,火星我都不介意去一趟。


2016年,我就受托去赞比亚考察了一个林业项目。之所以谈本次并购,是因为非洲的确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而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并购也注定别有一番风味。本篇暂不讲尽调清单和方案设计,而是讲讲那些法律之外、稍不留神就让人“蛋疼”的细节。


第一疫苗和防蚊

记住,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是生命。在去非洲之前呢,要去咱们当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射疫苗。去非洲通常要进行黄热病疫苗接种、口服霍乱疫苗,另外备些疟疾药(屠呦呦的青蒿素片)及防蚊药(军用的)。疫苗接种后,检验检疫部门会给你颁发一个小黄本。如果你前往疫区国家,没有小黄本海关是不会放行滴。黄热病接种后经十日才生效,所以制定时间表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时点。

 

造人计划的律师要特别注意,疫苗接种后半年之内是不适合怀孕生育的,所以,制作并购方案时也要考虑到你的人生规划呢。

 

关于疫苗,还要特别嘱咐男律师一下:目前,艾滋病还没有效的疫苗,所以去之前,先修身养性半年,直至六根清净。确实没慧根的话,还是带点苍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去温习温习吧。


第二翻译和向导

《礼记·王制》如是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在起身之前,先问下度娘你所去国家的官方语言。不要以为非洲国家个个都说法语,比如,赞比亚就是非洲为数不多的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英语大家都能随口扯上几句,但法语呢?所以,译员是随行人员名单中不可或缺的。


 

此外,还是建议在当地挂茬个黑白通吃的地头蛇向导。要知道,非洲许多国家只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才会说官方语言,荒野山林住的居民说的可都是土著语言呢。而往往,我们的并购标的就在那深山老林里。

 

除了沟通,向导还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呢。途中,汽车没油了,Puma加油站里的油早被抢得光光,工作人员连个影子都没见到。我们是空抱着一沓沓钞票,窝在原地打转。我们的向导,村里转悠了一圈,就勾搭上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小青年,领我们左拐右转,去黑市买油。如果再给我们带个眼罩或头套就全乎了。



第三电话卡

不要以为苹果所向披靡。丛林里,诺基亚才是森林之王。一下飞机,就去电讯商店买了张电话卡,迫不及待地掰下SIM卡,兴冲冲往爱疯里一插,顿时傻了眼。亲,大多数非洲国家,SIM卡还都是大卡呢,因此,准备个2G时代的手机,要不然咱就一起玩失踪吧。

感悟是,时空稍一转化,此时此地的高贵优雅在那时那地就显得笨拙而可笑,因此,文明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啊。


第四 莫谈政治

末了,启程前最好了解一下那边国家的政治。别以为非洲人民食不果腹不关心政治,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可谓高涨而热烈。我们去赞比亚的那段时间恰逢总统选举,饭店服务员撅着大屁股趴在吧台前看着总统演讲,路上呼啸而过的是满载着头缠丝带振臂高呼的愤怒小青年。在卢萨卡,本来十五分钟的车程就因两党青年互掐互喷硬生生走了两个小时。特殊时期,生活应为政治让道。酒店女服务员们在看竞选演讲,我路过无意间说了句那不是Kaoma么(彼时报纸说的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

女服务员们突然一下全转过身来,眼里充满着那种可以献身的感激之情。不知咋地,我却想到了报纸那条一帮子乌干达人风高夜黑跑到赞比亚杀人剖腹作活人祭的新闻。于是,干咽了咽口水,决定还是去洗洗睡吧。

结语

这算是尽调的前期准备吧。后续,我们将接着讲如何制作尽调清单和如何开展尽职调查,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