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一点心得
2019-06-14 2094次浏览 分享到: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青年律师朋友,还有在校读书的学弟学妹,想让“涉外律说”君分享一下,这些年来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经验或心得。在这个行业里,比“涉外律说”君资深的大咖大拿大有人在,因此,我接下来的分享权当抛砖引玉,有失偏颇之处,还请行家里手多多指正。


涉外法律服务现在是红海还是蓝海

 

对于我们个体而言,不过沧海一粟,区分红海和蓝海无甚大的意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要能取得自己的那一瓢饮,又何必在乎是红海水还是蓝海水呢?在勇士的眼里,面前只是一片海洋。

 

很多年轻人纠结红蓝海之分,或许更多是受当下风起云涌的“风口”论的刺激,然而,法律服务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致力于社会和市场的稳定运行,不可能“呼”地扶摇直上。法律服务行业作为以时间换取价值的行业,确实不是适合一夜暴富的选择。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如果你想问,涉外法律服务这个坡够不够长、雪够不够湿,我们觉得这个倒可以谈谈。

 

不同于纯粹的国内法律服务,涉外法律服务涉及了来自不同法域或不同国家的人或事。在天下大同之前,主权是不可逾越的天堑鸿沟,主权的安全更是容不得任何形式的侵犯。

 

比如在外商投资领域,中国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负面清单,列明了鼓励、禁止和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美国有严格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审查可能影响美国安全利益的交易,欧盟也有同样严格的外商投资审查制度。

 

然而,正是由于主权鸿沟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天然不对称,于是为涉外律师提供了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但最终滚不滚成雪球以及雪球够不够大,还是要看个人的修为。


年轻律师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痛点

 

毫不讳言,年轻律师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最大痛点在于客户的获取。我们都知道有个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大概的意思就是,任何两个互不认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媒介,就能建立起联系。

 

从事国内诉讼的律师大都有如此体会,在执业初期,总有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三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辗转向你咨询法律问题。且不论收不收得了费用,起码你跟潜在客户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存在转化成业务的可能。

 

然而对于立志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年轻律师而言,七大姑八大姨提供涉外业务的概率常常达不到四舍五入的标准;如果要想跟国外的客户直接建立起联系,可不止隔了一个太平洋和六个朋友那么简单。如何接触到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并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是一个问题。

 

运用六度空间理论,你需要首先“接入”与涉外客户建立联系的网络。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入有涉外业务的团队。在团队中,学习涉外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和要求,以及观摩团队的获客途径与方式,在历练中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时机。

 

我们不反对青年律师甫一执业就开宗立派,但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持续的幸运,非人人所能及。




年轻律师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必备技能

 

聚焦的魄力。前些日子,省律协组织律师前去新加坡交流,同行律师中,有人专注跨境争议解决,有人主攻跨境投融资,有人擅长国际贸易,有人精于海商海事,还有人通晓跨境财富管理。也就是说,涉外法律服务是一个大概念,细分领域繁多,且各个领域之间隔行如隔山,因此,建议年轻律师综合自身的长处和兴趣来选择一两个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贪多嚼不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一种取与舍的魄力。

 

学习的定力。在刚入行时,有幸得到Pete老领导的教诲,大意是,年轻律师在成为实战专家之前,应尽力先成为理论专家。在实战中践行理论当然最佳,若暂无实战之机会,不如铆足劲,先力图成为理论专家。

 

就我个人而言,在主办跨境投融资项目之前,花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跨境投融资法律服务的门道,时至今日也不敢奢望说已精于此道。唯一的经验之谈,把研究课题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摒弃一时的得失之心,一点一滴去积累,一城一池去攻克,长此以往,必有所成。

 

犹记当年学习中国古诗词翻译时许渊冲老先生的教诲:“为学难在自觉,贵在坚持”。

 

语言的功力。虽然涉外法律服务的核心是法律,但语言的功用却丝毫不容小觑。试想,远在大洋彼岸的客户看到一封语言蹩脚的邮件或听到一通语无伦次的语音,脑海里浮现的又会是何等景象?即使在跨境交易中代表的是中国客户,那么客户看到啰里巴嗦不知所云的意见书,心里想必也会疑窦丛生大为光火。法律意见只有清楚无误地传达给了客户方可成为有效的意见。法律工作语言虽不求字字珠玑,但也要出落得简洁明了。语言如练毛笔字,多临帖,多练笔。

 

从事涉外法律服务是否必须得娴熟掌握一门外语?不是必须。可是,若未掌握一门外语,理论上你失去了一半的潜在客户,因为随时随地带一名翻译不太现实,用翻译机器似乎也不太雅观,尤其是当清一水的海龟在四周游来游去的时候。

 

写到这里,始终也没回答常被问及的“有无相关的书可推荐”,不免令年轻律师和学弟学妹们有些失望了。

 

如前所述,涉外法律服务是个大概念,我确实无资格对不熟悉的领域评头论足。对于我熟悉的跨境投融资领域,大家可以去看看公司、并购、税务和外汇方面的书。

 

要问具体哪几本书,我只能如实回答:我的确看过很多书,但从未考虑过哪一本书是否有用。